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教育不是课外补习班,那它到底是什么?|盖娅讲座实录

2015-12-11 盖娅自然教育
导语

  自然教育、亲子教育在如今是个很流行的话题,但到底何谓自然教育,又如何在自然教育中亲子共育,为什么要重视自然教育在生命成长中的作用,整体的环境教育观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生命格局的改变?也许这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12月3号的周四晚上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的校长蚊滋滋、副校长冬小麦、项目负责人柳兰和亲子团家长大白熊联合博雅小学堂做了一次精彩的在线分享,她们身体力行地教给我们如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真正理解自然教育、亲子共育的意义。


蚊滋滋:每一个人都是环境问题的责任者


  盖娅自然学校的自然教育活动在2014年11月,因雾霾天气而不得不推迟自然体验活动,在推迟的某次活动现场上,蚊滋滋因为一个场景而深受感触,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玩耍都要先深吸一口气儿。第一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它不仅仅是空气污染的问题,难道以后在大自然中玩耍都要先吸一口干净的氧气吗,难道在大自然中玩耍不应是我们本应有的权利么? 


  看看当下的环境,我们会觉得雾霾是个很可怕的事情,也许你会想,离开这个可怕帝都吧,去大理也好,去欧洲也好。也许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的制造者,对于公共环境问题,我们每一个人又应该怎么做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带着希望去行动。


不必往下看了,直接去现场~

错过了12月3日的线上讲座?盯着手机屏幕费时又伤眼,何不带上娃去现场。周日(13日)上午10:00,盖娅自然学校的体验师和营员们将会为跟大家展开别开生面的面对面分享会点击这里立即报名,聊聊一起前去台湾、日本冬令营都看到了些什么,与您分享他们台湾、日本之旅的收获,以及回来之后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欢迎前来面对面交流~


ps:2016年您还可以参加【盖娅冬令营】带着奖学金去台湾“充电” ,点击前往了解详情并报名~



冬小麦:重新建立人和自然的连接,建立完整的认知


  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首先我们更应该注意到是,人作为人之前人一直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无论是自己的生存,还是和环境的共存,只有和环境友好相处,和其他的物种友好相处,才能够真正活得好,每个人都是如此。所以人在小的时候,就像小鸭子刚出壳,他看到他的母亲,怎么样教给他,或带领他,这里面有个词,之前台湾荒野保护协会会长徐仁修老师也提到过叫做“铭印”,就是最初的这个印象,带给他什么?能影响他的一生,让他的生命更精彩。


  我们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不是一个脱离了自然的人,而是和自然的万事万物都相关联的。提到盖娅自然学校的这个“盖娅”,也许大家都知道,盖娅这个名字,不仅仅指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母亲。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大气学家提出来的叫“盖娅假说”。它的意思就是,大地、地球整个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非生物都是活生生的连接在一起的,相互之间都是关联的(也包括我们人类),是一个完整的、活的生命体。


  所以,在当下我们要和大自然重新连接。大家知道人类离开大自然其实时间并不长,成千上万年,我们都是从土地当中获取食物,从大自然当中获取给养。其实是最近几百年的时候,人们和大自然逐渐割裂了,所以才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我们刚才说到的‘自然缺失症’,身心都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焦虑,忧郁症,和人相处困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些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会如此。我们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健康,更加美好?那就是要重新建立人和自然的这种连接。


  要重建连接,首先就要回到自然当中,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铭印”。但是仅仅是回到自然当中,就足够了吗?我们之前所提到的理查德·洛夫,还有徐仁修老先生都曾经提到过,他们这一代是在自然当中玩大的孩子,也正是造成现在环境破坏的这一代,所以他们觉得非常愧疚,也觉得非常感叹。仅仅是回到自然当中或学会在自然当中玩耍是不够的。还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同时还要产生感情,并且有主动意识。


  在自然教育的过程中,就发生了很多这样的故事,每一次我们让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之后,他们都会自发的对他们身边的这些自然表示兴趣,表示爱护之心,表示那种同理心。我还记得有一个6岁的小朋友,他的妈妈给我们讲了他的这个故事,特别受感动。有一天,他们路过一个工地,就跟他妈妈说,“我不喜欢盖楼房,因为盖了楼,就得砍树,砍了树小鸟就没有家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听到它美丽的歌声了”。他妈妈当时非常的震撼。其实平时我们在生活当中,没有人向他们真的提起这些,或者教导他们一定要怎么样做,怎么样想。这完全是他自己建立起来的情感。


  所以我们认为,在自然教育当中,要创造让孩子们去到自然当中的这个过程,要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完整的认知世界,自然地建立这样的逻辑关系,自己去慢慢建立同理心,同时还能够愿意落实到行动上。我们有很多亲子团的家庭跟我们反映,小朋友自己主动在大街上去捡拾瓶子,自己不随便丢垃圾,但家长其实平时并没有对他们有这样的要求。而是在参加自然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产生的一些念头,他们会说,这样会对小鸟怎样的危害,会对小松鼠有什么样的危害。在这当中我们提到了有情感方面,有意识方面,有行动方面,当然“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然教育不是简单地自然体验,注重的是探究人与自然的、自然之中的生态关系。而当下各种名词如自然教育、环境教育、亲子教育到底分别承载的是什么意义?蚊滋滋有她独到的见解。她说,自然教育是引领人们自己主动去探究和观察,是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和成长。


蚊滋滋:自然教育是引领人们主动去观察和探究


  最早的提出“自然教育”应该是卢梭,在他的一个代表著作里强调应该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去所谓的“因材施教:。我们也会看到有一些机构,比如叫自然教育幼儿园,千万不要误解成就是在大自然中的幼儿园。


  前不久我去参加了一次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也看到了很多从事自然教育的机构,各自擅长的不一样,大家各自专业背景也不一样,有些人就会觉得,进行自然教育,我们最重要的是直接在大自然环境当中的体验就够了,知识不一定那么的重要。


  我举个小例子,我们一次教育活动当中,我们是希望孩子们对环境教育基地当中的一种小昆虫进行一个观察和认识。一般的教学方法可能会是说,直接把这个昆虫采回来,然后让孩子们借助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它的形态特征,查阅资料来认识它的名字。但是我们认为,其实这个昆虫的名字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往往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孩子们这个名字,最快被遗忘的也是这些知识。我们认为它背后的几个环境的联系更重要。当时观察的是红颈天牛(确认名字?),它和桃树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取食的关系,它的存在对桃树的生存产生了什么样的威胁?


  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去观察,这些昆虫是如何去取食这个粗硬的树干,他们会借助这个昆虫在树干上啃咬的洞和排出来的木屑去分析,这个昆虫用什么样的方法,它的形态结构可能是什么样的。这个昆虫取食这个树干之后,可能对这个树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希望给孩子们展现的不仅仅是这个昆虫或者这个植物的名字,更重要的是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互相的影响是怎么样。然后我们面对这样的一些状态,人在这里面的角色又是怎么样,这样的一些生态学的关系。


  在盖娅的自然教育活动当中,除了刚才说到的这种行动力的培育,系统的知识这些重要的理念之外,我们也特别注重亲子的共同成长。在很多的伙伴那里,包括以前在传统的正规教育领域,我们经常听到教育者在宣导说,我们要让小手拉大手,我们要把孩子们培养成环境保护的先锋。然后要带着大人一起做环保,保护环境。


  但是作为我们这些盖娅自然学校的老师来讲,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做法,是挺残酷的一件事,为什么说残酷呢?因为我们觉得在亲子共育的过程当中,孩子应该是望着成年人前行的背影,默默跟随的一种关系。作为家长,我们其实在家庭教育当中,承担一个很重要的模范的作用,而不是等待孩子们来教化我们。因为我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我们也知道更多的道理和原则。所以如果我自己都不可以知行合一的话,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们去做到呢?


  所以在盖娅,我们更看重的是孩子和家长的同步成长。因为我们认为,没有一个机构教育可以代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和孩子不仅仅是陪伴的关系,更应该是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冬小麦:家长同时也应该是孩子的同学,一同学习,一同成长


  刚才蚊滋滋所讲到的这个特别重要,就是家长和孩子不仅仅是陪伴的关系,家长同时也应该是孩子的同学,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有的时候,我们也经常看到,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前两天,我就在小区门口的学校前面,看到一个车停下来接孩子放学,一个老爷爷冲下来,满头白发,硬抢过大概五六年级的一个很高很壮的女孩子手里的书包,踉踉跄跄往回走,孩子呢就撒着手自己跑到车上去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经常遇到,包括在活动当中,家长们不肯放手,总是追着孩子去喂水喂饭,然后去让他们干这个干那个。


  当时我就特别感慨,脑子当中就有一个画面:那些动物比如像长臂猿,为了让他的孩子能够存活,更好地成长,会让他们在拉着树枝的时候,故意捅他们,看他们会不会掉下来。去给他们各种各样的锻炼。但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这样着急地让自己的后代退化,我们看到很多孩子都很大了,没有自我照顾能力,没有生存能力,甚至到了三四十岁都还要啃老。我非常非常地痛心这样的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什么不给他机会?让他成长,让他成为他自己,让他能够更有力量在社会当中做有用的人。


  所以说到“亲子共育”这一块,我们就正好说到我们为什么要一起去台湾去学习,通过在台湾那边的伙伴们,看到他们“亲子共育”的整个过程,给我们很多触动。包括我们相互之间的这样一个讨论和启发吧,我印象特别深就是我上次带冬令营去台湾的时候,苦于这些妈妈追着孩子去干扰他们的学习。然后我就问当时陪伴我们的荒野伙伴,他们说“我们也有这样的情况”,我教你一个方法吧,如果妈妈还要再去唠叨,或者去干扰,就在她身上贴个小纸条警醒一下,到后来这个方法还真的起了很大作用。


  盖娅自然学校的自然教育到底做了些什么,给家庭和孩子带来了什么影响,在一次次的出行中,是什么故事和细节让家长和孩子频频动容,开始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在出行的过程中就得到了成长。听听参加过亲子团活动的家长们的分享,也许你就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在自然中的亲子共育。


大白熊:在活动中培养自觉和行动意识


  大家好,我是大白熊,是盖娅自然学校亲子团的家长,一直跟孩子参加亲子团的活动。为什么要参加亲子团的活动呢?这要从2014年的冬天说起,当时我和孩子一起参加了一次台湾冬令营,这次冬令营首先是在思想上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孩子可能因为第一次去,感受更多的仅仅是台湾大自然的那种美好和景观,但对于我来说,非常受到到台湾荒野伙伴的行动力的感染。


  在这次冬令营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台湾淡水河附近的垃圾山在80年代是30米高,但现在经过荒野家长们多年的努力,经过当地的NGO(非政府组织)还有政府的努力,已经变成一个有鸟类生存的人工湿地环境。


  另外,在活动中,我们孩子跟台湾伙伴同龄人的互动,从这种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语言的交流中,孩子感受也很深。在台湾看到他们的自然教育,对我的教育影响,一句口号是“国际视野,在地行动”,所以做自然教育,视野很重要,他们的净滩行动叫国际净滩。但在开始我认为台湾只是一个小岛怎么能提到国际净滩呢?但通过他们的活动我才知道,他们在这个活动中,会请太平洋沿岸国家的NGO来共同商讨对话,在台湾采取带领孩子们参与的净滩行动,虽然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个捡垃圾的活动,但是实际上,通过这种活动,来带动孩子,影响孩子的行动。


  从台湾回来以后,在我们的亲子团的活动中,着重加强对孩子和家长的行动力的培养,在各种活动中,我们注意保护环境。在2015年的亲子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孩子有了自觉的行动,比如说去怀柔露营的活动中,有的孩子在河边用石头打小动物,但有的孩子阻止甚至产生争论,这说明孩子对环境问题产生了思考,并有这样的争论和行动。


  在今年沿河城的亲子活动中,彩蝶亲子团有一个叫虎皮猫的小朋友,他在路上看到了垃圾,他带领小朋友主动捡起来,然后带回到我们的营地。这都是我们家长和引导员没有说的情况下,孩子自觉的行动。这说明在活动中,我们孩子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柳兰:我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


  我是柳兰,目前是自然之友盖娅学校的一名工作人员,相比大白熊和前两位我们的校长、副校长,我的身份比较复合。一开始,我是作为孩子家长来参加自然之友的各类活动的,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我就学习了自然体验师。在我当全职妈妈那段时间里,作为一个志愿者参加了自然之友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2014年,自然之友成立了盖娅自然学校,在我先生二月兰的支持下,我毫不犹豫的来到了盖娅自然学校。我先生说你可以去,这是你的兴趣,我非常羡慕你。


  说到我这几年的感受,应该是和我孩子一起,他可能自己说不出来这种感受,但是我能看到他的这种变化。我是一个心急的家长,因为在家做全职妈妈,好不容易等到孩子3岁了,觉得能出远门了,我就开始给他报各种外出的游玩的活动。但是说实话,当时选择的一些活动,基本上都是孩子玩,家长在旁边看着,活动的名字都叫“亲子活动”。可是参加了一些之后,我发现那些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不是这种感觉,大家一起出去了,去玩的过程中还是陌生的,回来也依然是陌生的。


  可以说,改变是从那次开始,直到我参加了当时的自然之友环境部,也就是现在的盖娅自然学校的活动,我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孩子参加活动,比孩子玩的更嗨的是我,比孩子收获更多的也是我,那我就愿意参加这些活动。于是我就在想,到底是我想参加活动,还是孩子想。但是呢,因为每次出去也必须得把孩子带着,后来我发现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就是我愿意参加了这些活动之后我有了一些改变,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在家里付诸实施,孩子也跟着我的这种改变而改变了,比如家里的分类垃圾。


  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改变,孩子的变化就是性格变开朗了,自理能力更强了,观察能力更强了,爱好更广泛了。作为我自己来讲,焦虑更少了,以前孩子的种种不如我意的状况我会很着急,现在我可能觉得这都是正常的变化。当然这和我后来变身为引导员、变身为领队之后带领了一些活动,见到了更多的孩子也有关系,再有就是我对身边的一些人和事也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可能更注重身体力行,更注重行动是第一位的。


  作为引导员和领队,我也分享一些感受,刚才提到在亲子共育中,和孩子一起作为同学共同成长,但其实很多情况中,这一点相当难。家长在某一时间段,做为同学是可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常常还是以家长自居。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或者在课堂之后,以聊天的方式,和孩子共同回顾活动,一起总结。在亲子共育中,盖娅自然教育非常重视这一点。


在随后的网友互动环节,大家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提问中来,盖娅自然教育的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自然教育工作过程中切身的体会和真实的感动。到底自然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多次选择前往台湾?自然教育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哪里,它对我们建立整体的环境意识又有怎样的启示?盖娅自然学校所倡导的自然


蚊滋滋:今天的出行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回归


  在台湾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亲子共育、自然教育的经验。其实我们自己内部有很多的讨论,因为现在很多的营队都去台湾,比新奇,我们其实所看到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的新奇。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一去再去?这里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在坚持,就是“今天的出行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回归”。因为我们看到在海峡的对岸和我们一样的家庭,和我们一样的孩子、家长,他们正在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我们也会发现这些努力和付出会对我们自身有很大的启迪和改变。


冬小麦:7次赴台,每一次像充满了电一样


  在我去过7次台湾之后,我感觉一样的文化、一样的背景,一样的语言,还有相互之间这种互动,都让我每一次像充满了电一样,而且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台湾荒野行动的伙伴跟我说的一句话,“在二十年前我们和你们现在一样”,那我的感觉就是好有希望啊,我们看到二十年后我们非常美好的画面。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美好,人和环境之间的改善,我们人和大自然重新的这种连接。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他们(台湾的伙伴)非常愿意无私地和我们分享这些。


蚊滋滋:身体力行地去践行,共同来承担对环境的责任


  今天我们讲的自然教育是要肩负着环境教育的使命的,我们面对的环境挑战是非常艰巨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勇气面对,自己承担应承担的责任。如何在自然中如何建立一种良性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并产生正向的连接,看到希望的未来,看到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看到自然这个系统是如何运行的,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守护它。


  在我从事环境教育之后的这些年里,我认为,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的推动作用真的很大,在台湾我看到了很多的普通的家长,他们会非常热情饱满地去做义工,就是我们说得志愿者的工作,他们会推己及人、身体力行地去践行,既爱自己的孩子,又爱别人的孩子,然后共同来承担对环境的责任。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用很多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到这种社会活动当中来,这种感动会让我觉得他们很值得我敬佩和学习吧。


  自然教育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呢,我们认为,首先家长自身要开始学习,另外,陪伴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年龄越小越容易学习。其实孩子有一种天生的能力,自身更容易和大自然产生连接。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自然而然的渗透,环境教育和环境意识渗透到生活当中去,仅仅是靠这些机构教育是不够的其实在生活中,家长的角色是当仁不让的,盖娅自然学校也有很多面向成人的课程,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方式和方法。


柳兰:垃圾分类要从每个家庭开始做起


  我来回应一下说垃圾分类的问题。垃圾分类即便是在北京,目前也是大家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北京虽然有很多试点小区搞了垃圾分类,但实际投放还是不太理想。再况且还有更多的小区根本就没有分类,比如我所在的小区:目前虽然摆放了三个垃圾筒,但是标识不清,大家还是随意地摆放。我们就此也争论过,从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自己能够坚持做到垃圾的分类,做到正确地分类,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那我们可以从这一步先开始,不用去管下一步。因为自然之友本来就有一个垃圾减量团队,他们是经过各种各样的实地的调查、调研的,曾经跟随过垃圾车,直到垃圾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场去做实地的考察。经过我们的考察:垃圾即便是我们没有分类,即便是我们分类完了以后又混合装到一个垃圾车上,但到了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仍然是要进行分类的。也就是说分类是在做,只是在装进垃圾车的时候,或者是扔进垃圾桶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是没有分类。所以其实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我们自己从家家户户出来的垃圾先做好分类。


冬小麦:自然教育是建立人的生命基础的教育


  自然教育不是某种教育的补充,更不是课外学习班。它更像是一种最基本的常识,建立人的生命基础的一种教育。我们来这个地球一遭,就像我们去拜访别人家,拜访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应该知道当地的环境,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甚至到它的规则,才可能作为一个人,和其他物种更好地生活和相处。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从好奇开始。


  大家比较关心“垃圾减量”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说明,盖娅自然学校倡导的自然教育,不仅仅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已经是末端了。最重要的是减量,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当我们去购买的时候,看到小包装的时候应该思考,当双十一狂欢购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那是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就如朴门永续设计的创立者Bill Mollison所说的,“我们有很多问题,通过常识就能解决,但是让大家意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已经是一场革命了”。


  所以,自然教育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关系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和自我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所有的关系全都平衡了,和谐了,才真的是美好的、生态的、完整的世界。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自己要学习一些方法,也要努力的尝试怎么样和自然相处,也要学习一些这种完整的认知,尤其是整体地去认知世界,去用相互之间有关联的方式去认知。这就是我们提倡的“完全教育”,就是不仅有知识积累,同时还有身体的、情感、与他人相处的培养,以及世界观、素养的建立与养成。


  很多家长在自然教育中学到很多,但在面对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时,又会不淡定了。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追随别人,为什么要追求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因为我们有的时候也许眼界还不够那么宽广,那么长远。如果要从人的一生来讲,我们就回忆下我们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真的会有孩子从小就是好孩子,一直这样长大,并在长大后又是个成功的人吗?我们认为,而自然教育会让我们的格局发生变化,让我们能够用心怀地球的方式去思考自己的小小人生,也许很多事情就不那么宏大,而变的很小。用很长的生命的长河去认识我们的生命,也许很多事就都不是事了。回忆我们自己小时候,也让爷爷奶奶回忆我们小时候,在一生当中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很多的经历,有很多的段落。我们要相信什么,是一种选择,同时也是需要智慧的。这也是我们能在大自然中能获得的。


蚊滋滋:自然教育探讨三个层面的关系


  自然教育其实就是追求自身平衡的过程吗?其实,在我们从事自然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强调如何在三个层面的关系上进行探讨。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与它相处,如何做它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个关系是,在自然当中,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形成。最后,就是人与自我的关系,在面对如此多的多元和不同的时候,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去接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这三个层面的关系都是我们的自然教育去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近期活动和精彩内容回顾~


【盖娅讲座】13日分享会等你来,台湾和日本冬令营分享齐上阵(点我)

2016【盖娅冬令营】带着奖学金去台湾“充电” |报名招募开始啦~(点我)

日本自然学校启示录❸ | 体验与引导的魅力(点我)

日本自然学校启示录❷ | 冰天雪地里的冒险教育(点我)

日本自然学校启示录❶ | 自然学校,盖房子还是盖教堂?(点我)



【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

通过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重建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培力绿色公民的社会氛围


输入关键词: 活动|培训|冬令营|公开课|绿色生活|森林幼儿园|亲子团| 查看相关文章


提示:以回复方式获取信息,请确保已关注认证公众号【盖娅自然教育】,并在其微信对话框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填写12月13日【盖娅讲座】报名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